添加收藏 | 设为首页
不支持Flash
    更新时间:2018-4-28   字体: | |

    一问:什么是职业病?

    答: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二问:我国职业病有哪些?

    答:主要职业病有:尘肺、硅肺、职业性放射病、职业中毒、噪声聋、中暑等。

 

    三问:什么是尘肺病?应如何预防尘肺病?

    答:尘肺病是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粉尘所致的以肺组织纤维性病变为主的疾病,是我国危害最广泛且严重的职业病,包括矽肺、煤工尘肺、石棉肺等13种,以矽肺为最常见。尘肺病的预防关键在于真正落实防尘8字方针:“革、水、密、封、护、管、教、查”。

 

    四问:苯、甲苯、二甲苯对人体有哪些危害?如何预防?

    答:长期吸入苯、甲苯、二甲苯的劳动者,严重的可使骨髓造血技能发生障碍,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或引起白血病。预防苯、甲苯、二甲苯的危害时应做到:一是在工作过程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佩戴好防毒面具。二是要做好职业健康体检,发现职业禁忌症,尽早脱离二甲苯有害作业环境。

 

    五问:噪声对人体有哪些危害?

    答:噪声可引起听觉、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等损害。听力损伤表现较严重的是职业性噪声聋。因此噪声作业的工人应加强个人防护,佩带耳塞。企业应控制和消除生产场所的噪声源,定期对接触噪声的工人进行健康检查。有听觉器官、心血管及神经系统疾患者,不宜从事噪声作业岗位。

 

    六问:常见的劳动防护用品有哪些?

    答:主要有五种,一是防尘口罩。在有粉尘环境下工作,作业者必须佩戴防尘口罩。防尘口罩不能用于缺氧环境和有毒环境。二是防毒面罩。当作业场所空气中氧含量大于19%,且有害气体浓度没有超标的情况下可以使用防毒面罩。三是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当作业场所空气中氧含量小于19%,有毒气体浓度超标时,须选用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四是耳塞。佩戴硅橡胶自行成型耳塞时,应分清左右;放入耳道时,要将耳塞转动、放正位置;戴后感到隔声不良时,可将耳塞稍微缓慢转动,调整到效果最佳位置为止。五是耳罩。先检查罩壳有无裂纹和漏气现象,佩戴时应注意罩壳的方向,顺着耳廓的形状戴好。无论戴耳罩还是耳塞,均应在进入噪声场所前戴好,在噪声区不得随意摘下,以免伤害耳膜。如确需摘下,应在休息时或离开后,到安静处取出耳塞或摘下耳罩。

 

    七问:哪个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生产经营单位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的监督管理工作?

    答:《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指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承担职责范围内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监管执法职责。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依法依规履行相关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监管职责。

 

    八问: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的主要责任有哪些?

    答:一是保障职业病防治所需的资金投入,保证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二是新建、改建、扩建的工程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应当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请备案、审核、审查和竣工验收。三是用人单位工作场所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应当及时、如实向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四是在工作场所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五是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按照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书面告知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按照规定的期限妥善保存。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无偿提供,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六是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应当接受职业卫生培训,并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

 

    九问:存在职业危害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哪些职业危害防治制度和操作规程?

    答:共10项制度。一是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度;二是职业危害告知制度;三是职业危害申报制度;四是职业健康宣传教育培训制度;五是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六是从业人员防护用品管理制度;七是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八是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制度;九是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十是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危害防治制度。

 

    十问:存在职业危害的生产经营单位的作业场所应当符合哪些要求?

    答:一是生产布局合理,有害作业与无害作业分开;二是作业场所与生活场所分开,作业场所不得住人;三是有与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相适应的有效防护设施;四是职业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五是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其他规定。

Copyright © 28365-365备用网站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议使用IE7.0 以上浏览器 1024×768分辨率